本报北京4月15日电(新华社记者李斌、本报记者程伟光)第十二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将在我国举行,筹备工作正着手进行。这也是国际信息学“奥赛”举办以来首次“落户”亚洲。
这次竞赛由我教育部、中国科协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、北京市政府和中国计算机协会联合主办,时间定在9月23日至30日,将有近70个国家的选手参加本届比赛。
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学生学科竞赛活动,至今已有30多年。从1985年开始,我国就从全国各地选拔优秀中学生组队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信息学和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,各学科竞赛团体总分多次位居参赛各国之首,成为世界公认的奥林匹克学科竞赛强国。
作为国际“奥赛”五项之一,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8年发起,由来自世界各地20岁以下的中学生参加的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项赛事,宗旨是在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科学,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提供一个交流机会,并通过比赛和访问加深对主办国的了解。这项竞赛每年在不同国家举办,至今已举办11届,虽然历史不长,但是发展迅速,参赛队已由最初的13个国家发展到1999年的近70个。我国从第一届起就组队参加,并取得了好成绩。从2001年开始我国中小学将逐步全面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,在我国举办国际信息学“奥赛”意义重大。
信息学“奥赛”的比赛方式是让选手在限定的时间内,用计算机编程方法解决给定的任务。优胜者将是具有创新能力、对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的知识有较广博涉猎的选手。
此前,我国曾经主办过数学、物理和化学的国际“奥赛”。据悉,此次竞赛的举办权是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获得的,早在1994年,我国就提出了申请。